#為什麼孩子都不聽我的話

這是某次與生輔人員聊天時,聽到的內心小世界,

曾經在長照工作長達9年的經歷

「照顧孩子和長輩很不一樣啊!孩子需要花更多時間去照顧的他們的情緒」

聊天過程中詢問,剛開始來的時候不會很不習慣嗎?

「會啊!剛開始很挫折,覺得孩子都不聽我的話」

當我好奇,後來是如何改變這個情況,他提到後來向同事與社工請教.........

#放下自己對孩子的預設因為他有他自己的故事

面對青少年的孩子,心態上和照顧方式需要調整,必須放下自己對某些價值觀的執著,才能改變眼裡對孩子的批判,亦師亦友的方式,並試著站在孩子的角度去同理他們。

#家人存在這個世界但卻在他們生命中缺席

原生家庭的情況,讓孩子對於信任與依賴這件事,感到猶豫而懷疑,而這樣的不確定感讓他們在面對生輔人員時,充滿掙扎,有時候的「不聽話」只是他們下意識的防衛機制。

#看得懂孩子不聽話背後所要表達的感受

照顧孩子時,有時需要打開敏銳的任督二脈,看懂孩子語言和非語言背後要表達的感受,並且讓他們了解,他們是可以生氣的,可以表達恐懼、失望、或是對愛的渴望,期待被接納、甚至是預設被拒絕反應出的固執。尊重他們所有的感受,讓孩子明白我們與他們站在一起,他們有權利表達情感,鼓勵他們不再隱藏內心感受,並試著讓孩子看見我們是如何表達和承擔失落的痛苦,在這過程中,可以很自然的讓孩子學習如何面對痛苦。

#不當媽媽而是做個似朋友又似老師的夥伴

當生輔人員了解到「亦師亦友」的方式後,放下了「媽媽的角色」從碎念習慣變成接納、同理、好奇的態度,主動詢問孩子,試著讓孩子表達想法、傾聽他們內心的小世界,在這當中與孩子建立信任關係、培養安全感。

#謝謝你在我生命中

當建立信任感與安全感時,孩子開始會主動傾訴感受,「最窩心的是,他開始主動做家務事,還會主動想煮菜給大家吃!」「有時候還會感性的跟我們說謝謝你!」我想這就是生輔人員,在辛苦照顧的過程中的「小確幸」。

替代性服務雖然只有短暫的時間照顧及保護孩子,但我們能做的,就是這有限的時間裡,重拾孩子過去在原生家庭對於信任與安全感的失望,讓他體驗「信任關係」,使孩子在他的未來人生裡,減少防衛心,願意表達自己,並且相信人跟人之間是可以有信任關係的。

期盼家園就像 #愛的轉運站,在這裡 #給孩子翻轉生命的機會

#信望愛家園 #安置兒少 #兒童權利 #信任關係